惰性心理在商家做营销活动中的3种应用方式
点点客 ·
2016-09-07 13:39
34
摘要:为什么他总是认准一个品牌一款产品?为什么他总喜欢固定的生活习惯而对新鲜事物失去了兴趣?为什么他总在每个月初进行购买而不是其它时间段?3种方式帮你了解惰性心理!
著名品牌营销战略专家李光斗给出了答案:“惰性”使人的弱点逐渐放大。
何为惰性?即指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轨迹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懒惰的本性,不易改变的落后习性;不想改变老做法、老方式的倾向。当一个人有惰性心理时,做事就会迟迟不行动,一拖再拖。
虽说惰性将人们的弱点无限放大,但也并非毫无作用性。在商业营销战中,各大商家为获得较高的利润额,往往利用其各种营销手段,吸引大批量客户前来购买。而在这些营销手段中,无不与人的“惰性”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对这些惰性心理的了解,任何营销手段都是花花架子,虚有其表。可见,惰性心理在商业营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影响着一个产品的未来走向。那么,在当前市场营销中,关于利用其惰性的的营销方式又有哪些?在此,特举出以下比较常见的三种应用作为示例,以供大家一起参考学习。
一、主观型惰性心理
即从主观上认准一件事物的惰性心理特征。比如说,某人认准了一个品牌或除了这家商品之外其它都不感兴趣。此种心理,一方面反映了此人对其品牌忠诚度之高;另一方面反映了其自身不愿花费更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选购产品。从而我们得出,此人在心理上已形成了一个固定式行为习惯。因此,商家利用其此种惰性心理,针对性制定系列营销方式,最终促成交易。
二、条件反射型惰性心理
从医学角度来说,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比如,某人上淘宝要买一件衣服,当它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出现在搜索前列的产品就容易被它作为首选目标而购买;或者当他要选购一款化妆品的时候,但面对眼花缭乱的商品不知所措时,这时,平台为他推荐了系列品牌类型:像这款有助于美白遮瑕、这个牌子最近人气最高、这个质量和口碑最好等等,以此通过外界引导使他内心产生了惰性心理,引导购买行为。此种类似引导类的方式,一方面根据其用户本身对品牌不熟悉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商家反复式的轰炸手段,最终促使客户购买。此种惰性心理,在当前营销界用得最为广泛。
三、潜意识型惰性心理
潜意识,是一种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确定事实结果的一种想法和预测。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比如,一款即将要上市的新品牌,其价格一点不比老品牌低,却能在上市前一个月的试销量中达到令人艳羡的业绩。这是为什么?因为商家在品牌上市前的品牌建设前期过程中,针对品牌投放,做了大量的前期市场预热,在某种程度上,使消费者从潜意识里对产品前期所宣传的信息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喜欢和信任,虽说没用过,但会不由自主的去联想。此种惰性心理,跟当前的漫天广告轰炸不无两样,都是从心理上灌输一种购买思维,让人无抵制的去购买的一种行为。
要如何利用以上方式去做营销活动呢?其实,这对广大商家来说并非难事,重在要看大家怎么去执行。由于每个商家的营销侧重点、产品定位、目标人群、经费预算等不尽相同,以致最终的营销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在此我们建议,以结合产品自身实际属性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的去制定相关营销策略,唯有如此,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不慌,应付有余。
了解更多关于消费者心理的干货,可以查看此篇:
利用8个消费者心理有效提高移动电商转化率
免责声明